当前粮储工作处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键阶段,必须清醒认识风险挑战并存、结构性短板尚存的现实:一是储备设施建设进度需提速,部分项目受制于施工效率与动态管控不足;二是全链条监管韧性待强化,“铁拳行动”虽严但基层执法协同性不足,拖欠售粮款等隐患仍存;三是应急响应机制面临极限考验,尤其在多灾叠加背景下,物资调运效率与现场作业能力亟需突破瓶颈。
一、坚持安全与发展双轮驱动。以储备确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,狠抓夏秋粮收购调控,守牢价格合理、农民受益、市场平稳三重底线。
二、坚持问题导向攻坚短板。挂图作战推进仓储现代化,深化“党建+储备”融合,以科技赋能节粮减损与质量升级。
三、坚持底线思维筑牢堤防。优化应急物资全流程响应机制,严查风险源头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守护大国粮仓。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唯有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八大任务落实,方能以储备之固夯实发展之基,真正铸牢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根本!
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推进会,是在关键之年、攻坚之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。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,系统部署了下半年重点任务,为全系统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、狠抓落实指明了方向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,粮食和物资储备是“国之大者”,是应对风险挑战、保障国计民生的“压舱石”和“稳定器”。当前,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极端气候事件频发,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扰动全球供应链,我国粮食安全和战略物资保障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地复杂严峻。统筹发展与安全,坚决铸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堤防,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。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必须清醒正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挑战,这是提升工作质效的前提:
1. “天时”不测,极端气候威胁加剧: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,区域性特大洪涝、持续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与强度显著增加,对粮食生产、仓储物流及应急物资调运构成直接冲击。今年夏粮收购局部地区已因强降雨遭遇运输受阻、晾晒困难等挑战,秋粮生产形势亦需高度警惕。
2. “外链”脆弱,供应链风险持续高企: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,部分关键矿产、能源资源及农产品供应链受地缘政治因素干扰风险陡增。过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或关键通道的“卡脖子”风险依然存在,考验着我们储备的韧性、替代渠道的多元化和应急响应的敏捷性。
3. “内功”待深,储备管理效能需再提升: 部分储备设施现代化水平、智能化管理能力仍有差距;“重储备规模、轻动态优化”的思维惯性有待破除,储备品种结构、区域布局与应对新型风险的匹配度需持续优化;穿透式监管能力、全链条风险预警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,拖欠农民售粮款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。
4. “转化”瓶颈,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需激发: 粮食产业“大而不强”问题依然存在,科技创新驱动能力、节粮减损技术推广应用深度、优质粮食产品供给能力与消费升级需求尚有差距,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整体提升。
面对复杂形势与艰巨任务,我们必须紧扣会议部署的“八大抓落实”要求,以极限思维应对不确定性,以超常举措保障确定性:
* 倒排工期,挂图作战: 对重大仓储物流设施、应急物资储备库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等项目,实行清单化管理、节点化推进。压实责任主体,确保在严守安全与质量红线的前提下,建设进度全面提速,早日形成实物储备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。
* 前瞻布局,强化韧性: 设施规划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极端天气、突发事件应对需求,提升防洪、抗震、防灾标准,强化多式联运衔接能力,打造平急结合、抗冲击力强的现代化储备基础设施网络。
* 精准施策,优化结构: 针对口粮、饲料粮、工业用粮及关键战略物资的不同属性与风险点,实施差异化储备策略。动态调整储备规模、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,确保关键时刻“拿得出、调得快、用得上”。
* 强化轮换,确保实效: 完善储备轮换机制,密切结合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,科学把握轮换时机与节奏,既保障储备常储常新、质量完好,又有效发挥储备吞吐调节、稳定市场的功能,以储备的“确定性”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“不确定性”。
* 双季统筹,顺畅收购: 精心组织夏粮、秋粮收购是当前重中之重。要严格落实收购政策,优化服务流程,坚决防范和严厉查处“打白条”、压级压价等坑农害农行为(“铁拳行动”聚焦点),确保农民“粮出手、钱到手”,保护种粮积极性。
* 精准调控,稳价保供: 密切监测国内外粮食市场动态,综合运用储备吞吐、产销协作、进口调节等多种手段,保持粮食市场运行平稳、价格处于合理区间。畅通城乡配送“最后一公里”,确保终端供应充足、价格稳定。
* “铁拳”出击,形成震慑: 深入推进粮食流通监管“铁拳行动”,聚焦拖欠售粮款、以陈顶新、擅自动用储备等突出问题。创新运用信息化、大数据等非现场监管方式,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。坚持“零容忍”,曝光典型案例,保持严监管、强执法的高压态势。
* 压实责任,源头防控: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,狠抓安全生产制度规定执行。加强粮库、物资库现场管理和作业过程动态监控,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,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。
* 极限思维,预案为先: 立足最严峻情况,完善极端场景下的应急预案体系。常态化开展多部门、跨区域、全流程的应急演练,重点检验物资紧急出库、快速装卸、多式联运、末端配送等关键环节的实战能力。
* 高效响应,支撑救灾: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,要确保中央应急物资调运指令畅通无阻、执行有力。建立应急状态下“绿色通道”和优先保障机制,确保救灾物资第一时间抵达一线,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支撑。
* 科技赋能,减损增效: 大力推动仓储技术升级(如绿色低温储粮)、智能物流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。全链条推进节粮减损,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,推广适用技术和设备,坚决反对浪费。
* 标准引领,提质升级: 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体系,强化质量安全监管。深入实施“优质粮食工程”,增加绿色、优质、特色粮油产品供给,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推动粮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* 谋深谋实“十五五”: 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国家储备的战略定位与核心使命。围绕提升储备体系现代化水平、增强极端情况下保障能力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核心议题,深入开展前瞻性、战略性研究。科学设定关键目标指标,谋划具有突破性、可操作性的重大政策举措和工程项目,确保规划顶天立地、管用实用。
* 深化整改,融合赋能: 扎实做好中央巡视“后半篇文章”,以整改实效推动工作全面提升。深入推进“党建+储备”工程,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储备业务全链条、各环节。加强分类指导,推动党建与业务从“物理结合”走向“化学反应”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行稳致远。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物资储备是“国之重器”。保障粮食和战略物资绝对安全,是我们对历史、对人民必须交出的合格答卷。当前,风险挑战前所未有,但惟其艰难,方显勇毅;惟其磨砺,始得玉成。让我们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“事事落实到位”的执行力,紧盯目标、迎难而上、狠抓落实,全力以赴完成下半年各项硬任务。以“钉钉子”精神,一锤接着一锤敲;以“滚石上山”的劲头,一仗接着一仗打。持续铸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这一“国之根本”,为保障国家发展行稳致远、守护亿万人民幸福安康,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堤防!
好好做人。中国发展与安全顾问 、 高层顾问。参干。青联。安全官。魏巧辉(家属)著名明星歌手@张靓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