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设备放置在安装位置上。放置设备时应保护下面的管线)按照图纸确认设备位置无误后,用铅笔将设备底座安装孔描画在安装平面上,并标记中心点,然后将设备移开。
(2)用φ16转头的电锤垂直向下打安装孔,孔深为10厘米,转出的土石要及时清理干净,且打好的孔中应没有杂物。
(3)将国标规格的φ12膨胀螺丝压入每个安装孔中,并用螺母固定,要求固定好的膨胀螺丝不能随螺母一起转动,且露出的螺杆部分应小于4厘米。
8.严格执行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”的安全生产方针,接受甲方的安全规程管理,强化预控预测,文明施工,加强司助人员的安全教育,确保无行车和无职工责任死亡及重伤事故。
(4)捆扎整理与接线端子连接的引线,信号线与信号线归类,电源线与电源线归类,以免互相干扰。
1.根据系统接线图,认真检查系统各部件接线.设备保护地线.从电源插座到设备电源线.系统上电前用手推动闸板应能转动。若不能转动则重新调整电机安装,确保机械部分没有卡死。
5.各种技术资料随工程进行同步完成,竣工资料及时整理,做到规范整齐、可靠。工程竣工,项目组自行初验后,报职能部门组织检验。检验合格后,申报甲方验收。
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,制定质量保证措施,对工程施工实行全进程控制,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。
1.抓好质量教育,树立“质量第一”的思想,对工程参加人员进行质量、技术、安全考核,不合格不允许上岗。
4.所有线)控制线因报价体系中没有体现出来,公司作为赠品,不进行另收费。
(1)在选择好位置,用三角支架作为安装基座,并在出入口摄像机底座中部预埋铺设管线)立杆的安装,在确定位置上开挖400*400*400,浇筑混凝土加入地笼。
4.变更项目和隐蔽工程在未取得甲方相应的“检查证”前,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。
5.线缆工程要做好敷设前和敷设后的测试并做好记录,设备安装前后均要检验其工作状态和性能。
(1)多芯电缆要先在每芯电线上用号码管标记芯号,并记录芯号与颜色的对应,这是电缆另一头接线)接线时切勿将导线的铜芯直接拧在接线端子上,这样时间长了容易脱落,且开衩的铜芯会降低信号传输质量及造成短路。应该在每根导线的端头绞紧接线)接线完成后要彻底清理剪下的线头等杂物,尤其是裸露的铜芯线头,以免通电时造成短路损坏设备。
(2)进出口摄像机的视角范围主要针对出入口的人员进出,选择自动光圈镜头,安装高度一般为2-2.5米;
(4)旋掉膨胀螺丝上的螺母并保存好,将设备放入安装位置,要求螺杆均插入底座固定孔。
(5)在每个螺杆上放下一个外径大于20的平垫片及一个弹簧垫片,用螺母锁紧。
按照布线图的管号线号表确认每根线的用途,对照设备的接线图将每根线连接到对应的接线)按照图纸在每根线管中穿标定的线,并做好相应标识。
(3)需要接头的线,接头要用焊锡焊接并套热缩管,对于电源线,在热缩管外还要裹电工胶带。 原则上我公司是不采用接头线)穿好的线要再次检测导通电阻和绝缘电阻,如果有问题,要及时换线。测试好的线要按图纸要求用号码管标记线)穿好所有的线后,所有出线点的线要用扎带扎好,连线带管用塑料袋包好,以免雨水进入线.施工前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具体的技术交底和安全知识教育。每天检查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。如有问题,及时修改。
3.及时收集,严格保管,认真复核施工测试记录,对不合格的项目,及时查找原因,迅速分析处理并建立《工程台账》,做好《工程日志簿》。
4.隐蔽工程及时取得甲方签发的检查证,对需要变量的内容,及时上报甲方,取得《变更设计通知书》并作资料保管。
我公司会按以下步骤进行穿线)选用合格的、经过检测的、参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电线电缆(经甲方验收合格的产品)。
5.设备的电源线、通讯线和控制线严格按照强弱电分开布设的原则区分开,严禁强弱电共一个进线管。
本工程严格执行的有关规范、标准为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》、《电器施工技术安全规则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管理规程》、本工程主要技术管理措施为: